日前,泉州市召开企业自主创新暨名牌企业表彰大会,中国名牌产品惠泉啤酒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该公司总经理程汉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品牌是企业披荆斩棘的市场利器,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名牌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1983年,第一瓶惠泉啤酒诞生,实现了泉州市啤酒工业零的突破。从83年率先在福建省引进啤酒露天大罐发酵新技术,86年荣获“省优产品”称号,93年自行研发新菌株,开发淡爽型啤酒新品种,95年率先在全国行业成立啤酒集团,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方圆双认证,96年首家创立股份制啤酒公司,成为全省国企改革的成功案例,到2000年以超前意识按照国家食品制药行业“清洁生产”高标准成功建成惠泉北厂生产基地,2002年全国啤酒行业首家通过英国摩迪公司HACCP(食品安全卫生控制预防体系)认证。“科技先导,自主创新”自始贯穿着惠泉啤酒整个发展历程。
走进惠泉啤酒技术中心,这个孵化出许多创新科技成果的福建省省级技术中心和泉州市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看到的是规划严整的机构设置,琳琅满目的仪器设施。据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也是福建省首位国家级啤酒评酒师王国川介绍,该中心设置有中心实验室、科研室、理化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等几大模块,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拥有德国著名的高德曼实验室家具及世界各国最先进的啤酒检测仪器,有德国THIEMT公司的全自动滴定仪、英国的酵母分析仪、美国的绝对厌氧培养箱、意大利的脂肪分析仪、SKALAR啤酒化学分析仪、安捷伦6890N气相色谱分析仪、多酚测定仪、FOSS2300凯氏定氮仪、Antonpar分析仪等进口仪器,装备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啤酒行业领先水平。在整个系统资源配置中,利用良好的网络系统,把分析检测水质、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物等涉及到啤酒生产过程中每一个质量控制点的实验数据快速的反馈给生产线,指导监控生产。
在引领记者参观该公司先进啤酒生产设施时,王国川进一步介绍说,公司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所以惠泉向来把“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安全的产品摆在首要位置”,在建设惠泉北厂时,不仅所有的设备设施都精选国内外最知名品牌,而且小到所有的细节都通盘考虑,以完全杜绝卫生死角和污染的产生,比如,所有的管道连接处全部采用进口“U”型管,所有的墙角全部设计成月牙弯,即便是地下管道也全部使用不锈钢材料。在创造高品质硬环境的同时,该公司还成立技术创新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指导机制,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建立产学研联合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监控力度,并不断增强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近年来,公司成功转化科技成果,开发出2008啤酒,330cc黑爵士啤酒、无醇啤酒、抗日光型生啤酒、真啤、精品系列、国宴系列、爽啤等20多个新产品,销售增加值达10亿多元,增创税金超过5亿元,新产品对公司的销售总收入贡献率高达50%以上。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他们的技术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样必须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和利益主体。今天,惠泉啤酒正沿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体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该公司蔚然成风,这就是惠泉啤酒制胜市场的有力法宝。
摘自《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2006年8月22日